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云南壮族农民版画的活态传承与创新研究(1972-2019)》进展

发布时间:2021-08-19

云南马关县阿峨壮族农民版画是2016年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其版画题材内容主要有“滇东南喀斯特自然环境地貌”、“壮苗交融的社会民俗场面”和“黑衣壮宗教信仰与崇拜仪式”三类富于民俗化和乡土气息内容。然而,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的创作技艺并非纯然是民间原生传习的传统文化,而是一种外源性而非本族群所特有的、后天习得的壮族农民版画艺术,其最初兴起的目的是在特殊时代政治语境背景下,向壮民们宣传国家政治导向的。因此,阿峨版画的发展初期曾经受到学院派美术的教育与指导,包括版画构图、画面透视关系以及黑白灰的色彩、人物造型关系等内容,但是阿峨版画师傅们却打破了以往常规美术表现方法,采用自创的农民审美风格和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自信感进行木雕版画的制作,表达出壮族农民们崇尚生命繁衍和热爱、感激和积极向上的质朴情感。阿峨农民版画不仅是当地乡民心中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的文化载体,而且也是村寨子孙后代了解传统壮族稻作文化和原始宇宙观与生态观的艺术媒介,体现出祖辈世代所传承给后代的一种乡土美学伦理观,这将对于挖掘阿峨壮族农民版画所蕴含环境生态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意义。

本项目旨在解决“活态传承”中的创新实践问题,建立健康市场竞争机制和产业化、市场化和科普教育的普及发展模式,增强壮族农民版画内在的生命力。2021年7月在《北京文化创意》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和谐的乡土家园之美:云南壮族农民版画中的农民审美解读》的阶段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