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协办“针线绣同心 ,巧手传非遗 ”丁兰英大师学术讲座活动

发布时间:2024-03-25

3月21日,由天博官网登录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主办、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协办的“针线绣同心,巧手传非遗”丁兰英大师讲座活动在齐远楼106报告厅举行。

活动伊始,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波对丁兰英老师作介绍,并对丁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丁兰英从自己的创业经历出发,围绕“不忘来时路”、“踏实脚下路”“坚定未来路”三个部分展开,生动讲诉了20年来植根楚雄乡土沃野,传承保护发展彝族刺绣的故事。

丁兰英提到,在创业之路上,能够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伟大时代之遇、千年彝绣之遇,党委政府之遇、东大帮扶之遇”。在发展彝绣的道路上,秉持“民族彝绣,民族共绣,民族共享,美美与共”使命价值观,通过“党建引领+非遗文化+市场产品+就业致富”模式,坚持纯手工,带动传统民族技艺发展,以企业式产业化致力彝族刺绣技艺传承保护和发展,同时带动农村妇女、残疾人群体就业增收出彩,在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9月,楚雄彝绣登上巴黎时尚之都米兰时装周。2023年,楚雄州彝绣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0亿元,增加值2.75亿元,5.7万名绣娘人均年增收达3570元,同比增长12.26%,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公司的发展事迹及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栏目及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题报道。

她提到,要发展彝绣,必须坚守文化自信,既保持传统彝绣的精髓,又不断创新发展;同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重视宣传营销,让彝绣走出深闺,趁势出圈;重视人才吸引,增强竞争力,积极打造彝绣产业链,深挖民族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一直以来,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都着眼于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推动实践育人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支部师生党员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秉承“知行合一” “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主动对接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从国情出发、从实践出发,持续开展党建赋能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此次,丁兰英技能大师工作室落地学院,也是支部助力乡村振兴,致力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契机。支部师生党员也将在今在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将丁兰英老师所展现的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在未来的党员教育培养之路上,深入挖掘并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真正领会其精髓并落到实处。

“针线绣同心,巧手传非遗”活动的圆满举行,帮助同学们了解和欣赏到彝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领略彝绣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支部党员能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的决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